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零食变变变 文:孙智正 图:熊喵吉祥 小时候吃的零食,大多是自然出产的,苹果、橘子、西瓜等各种水果,还有甘蔗、荸荠、黄瓜、西红柿等,以及各种野果,也吃瓜子、花生、栗子。 慢慢地,零食种类越来越多,以前吃过的仍旧在吃,又出现了很多没吃过的。这些新出现的零食有一个特点:包装得越来越精致、好看。 一开始吃的零食,都是大人教的:这个可以吃那个不行,这个好吃那个吃下去会肚子疼。后来吃的零食,我们比大人更懂,是同学、朋友教给我们的,还有从电视上看来的。 比如我小时候有一阵很流行“大大”泡泡糖,这个大人们当然不知道,因为他们小时候都没吃过。同学们比赛谁可以吹出更大的泡泡,或者吹出双层、三层的泡泡。 零食的变化简单地说是:从“天然零食”变成越来越多的“人造零食”。 人造零食除了味道,也会注重包装和广告。所以我们在吃这样的零食时,不仅在吃零食本身,也在“吃”零食的包装、广告。其实包装和广告是附加在零食上的“信息”,我们的嘴巴吃不到,但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会吃这一套。 以后的零食会变成怎么样呢? 有科学家预言,以后人类也许会抛弃身体,以精神的形态存活在互联网之上。所以以后的零食也许会变成彻底的“信息”,也就是“虚拟零食”:电脑往你的大脑输入“冰激凌”这样的信息,不用嘴巴吃,你就有自己在吃冰激凌的感觉。这样的零食就真的是彻底的“人造零食”了。 你会喜欢这样的零食吗? 科学家还预言,以后人类也不再吃正餐了,只要充电就行了。那时的人们也许会怀念我们现在的状态,他们也要吃饭、吃肉、吃菜,现在我们的正餐可能变成了他们的零食。 零食一直在变化,有长期受人欢迎的零食,也有一些存在时间不长就消失了的零食。 零食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,比如和朋友聚会的时候,一起吃点儿零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;比如一个人待着没事的时候,零食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闲暇时光。 健康的零食还可以补充营养。但我们要注意过犹不及。过多地吃零食对健康不利,也可能消磨你的“斗志”。适度地吃点儿零食,刚好可以帮你“磨磨牙”。 你会怎么吃零食? |
|||||||
![]() |
|